2003年被称为中国的“改革年”,这一年以改革特征明显、改革措施密集、改革观点新颖而著称。这一年,中国的改革在历史坐标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从1978年开启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是以市场为取向,但并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追寻,因此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车生活水平,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
在金融业方面,2003年的《决定》要求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创造条件上市。
2003年也是中国应对“非典”疫情的一年。全年累计临床确诊病例5327例,累计死亡349人。面对“非典”,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防治措施,包括设立防治基金、支持“非典”防治科技攻关、建设各地预防控制中心、免费治疗患者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亲临抗击“非典”一线,指导工作。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同时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排除,至此,中国人民抗击“非典”的工作取得胜利2003年,那些悄然改变的日子
你有没有想过,有些改变,就在我们不经意间发生了?2003年,对于中国来说,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年份。这一年,我们的生活、工作、思想,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发生在2003年的“中变”吧!
一、民主法治的春风吹过

2003年,中国人大制度迎来了新的变革。公民旁听、法律助理、任职宣誓和代表辞职四项制度的启动,就像一股春风,吹拂着人大的每一个角落。
公民旁听,让阳光照进会议室

2003年,公民旁听制度在北京、河北等20多个省级人代会议、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推开。人们可以走进会议室,亲眼见证人大代表们的工作。这种开放的态度,让人大制度更加透明,也让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法律助理,为人大工作保驾护航

法律助理制度的实施,为人大的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他们不仅为人大代表提供法律咨询,还参与起草法律文件,确保人大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任职宣誓,强化代表责任
2003年,人大代表开始进行任职宣誓。这一仪式,让代表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为他们敲响了警钟。
代表辞职,让制度更加完善
代表辞职制度的实施,为人大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新的途径。它让代表们更加珍惜自己的职务,也让人大工作更加高效。
二、申论考试的变与不变
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采用了申论这种形式。从那时起,申论考试已经走过了八年的历程。在这八年中,申论考试经历了多次变革,但也有一些东西始终没有改变。
题材内容的变
从2000年的噪音扰民事件,到2007年的土地征用流转和可持续利用问题,申论考试的题材内容一直在变。这些变化,既体现了申论考试的与时俱进,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申论考试性质定位的不变
尽管题材内容在变,但申论考试的命题原则和性质定位始终没有改变。它依然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察,是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验。
三、兴业银行的转型之路
2003年,兴业银行在国内同业中最早提出推进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的两个转变。从那时起,兴业银行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
轻资本、高效率
兴业银行提出了“轻资本、高效率”的转型方向。这一方向,贯穿于兴业银行发展的各个阶段,为兴业银行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型银行建设战略
2016年,兴业银行提出了“结算型、投资型、交易型”三型银行建设战略。这一战略,进一步推动了兴业银行的转型,使其从规模银行向价值银行转变。
四、“千万工程”的迭代升级
2003年6月5日,一项名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千万工程”在浙江拉开序幕。二十年来,这项工程不断升级拓展,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一阶段: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2003年到2010年,千万工程的第一阶段以人居环境整治入手,推动了生态变革。
第二阶段:千村精品,万村美丽
2011年开始,千万工程的第二阶段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带来了产业、文化和城乡重构的变革。
第三阶段:千村未来,万村共富
2021年,千万工程进入第三阶段,以“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为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在三农领域的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北城天街的蜕变
2003年,龙湖商业第一座天街——北城天街在重庆观音桥开业。20年后,北城天街从破旧的客车修理厂摇身一变成为西南潮流消费目的地,带动观音桥商圈迈入千亿量级世界级商圈。
从客车修理厂到潮流消费目的地
2003年,北城天街的开业,让观音桥商圈焕发出新的活力。20年来,北城天街不断升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商圈印记
北城天街的成功,离不开它的商圈印记。从首家UME影城,到第一家星巴克,北城天街见证了重庆城市商业的发展。
2003年,那些悄然改变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但那些改变,却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铭记那些改变,继续前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